◎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银行理财产品资金规模相较于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总额的比例已经由十年前的不足5%上升至超过20%,对宏观融资结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不管是债权融资还是股权融资,存在过度负债或高溢价股份转让等问题。从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和保障金融稳定的政策要求看,资本不应仅仅是指股权投资资本,而应该覆盖广义上的资本。
资本无序扩张的体制机制根源。四是充分发挥资本与技术融合的优势,构建基于技术驱动的普惠金融、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新范式,着力为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提供解决方案,着力为普通居民财产性收入增加提供资产来源,着力于有效保护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资本具有内在集聚的秉性,资本过度集中且无序扩张过程中,容易形成在市场上占据主导的市场主体,甚至引发垄断。典型异化方式是虚假出资、抽逃资本、违规出资等。将盈利作为唯一衡量标准时,资本运作和资本扩张就更容易陷入无序状况。
其次,资本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导向不够清晰。在重点领域上,资本要素使用和资本扩张渗透于经济发展中各个领域,而资本无序扩张在资产管理、房地产、地方融资、新兴科技领域等表现较为突出。建言企业家专注核心竞争力 2021年以来,房地产、互联网平台、课外教辅等领域发生的深刻转型,正在向我们传达一些重要信息,很多领域的宏观环境、微观监管、游戏规则都在发生变化。
目前,部分大宗商品价格已经逼近甚至创下历史性峰值。2021年,全球经济反弹导致的需求面复苏,疫情冲击下造成的供给短缺以及全球运力不足,共同导致大宗商品价格飙升,并给大宗商品进口国造成了严峻的输入性通货膨胀压力。可持续低碳发展是大方向。不过,中国出口增速也不可能始终保持20%之上,例如PMI(采购经理指数)中的新出口订单指数在2021年5月至11月期间已连续7个月低于荣枯线,这意味着未来外部进口需求可能走弱。
笔者认为,2022年全球经济增速最终可能再次低于IMF的预测,将会面临三大不确定性。按照最初的计划,美联储将会在每个月缩减购债150亿美元,到2022年6月底缩减完毕。
考虑到上述政策调整,笔者预测,2022年全年中国GDP增速有望达到5.3%-5.5%,季度经济增速保持前低后高态势。值得注意的是,同期内16岁至24岁的年轻人调查失业率却由12.7%上升至14.3%,这意味着中国劳动力市场上存在一定的结构性失业压力。在宽松政策刺激下,美国通货膨胀形势显著恶化。2021年12月上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
而截至2021年12月3日,全球确诊人数上升至2.64亿人,全球死亡人数上升至523万人,2021年的新冠肺炎确诊人数与死亡人数显著超过2020年。同时,美联储的点阵图显示,美联储委员预计将在2022年与2023年分别加息3次。如果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的速度超出市场预期,那么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冲击将更加猛烈。第二,要厘清未来中国经济的大方向。
2022年全球经济面临的不确定性之三,是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飙升造成的输入性通货膨胀的持续时间究竟几何。在通胀形势恶化的背景下,美联储在2021年11月初宣布开始缩减量化宽松规模。
不过,2022年全球经济增速将会回落至4.9%。二是全球疫情肆虐与中国防控出色的反差,导致中国企业短期内在全球产业链上的地位不降反升。
不到两年时间,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总规模翻了一倍以上,从4万亿美元增加到逼近9万亿美元。但在2021年,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德尔塔(Delta)再次肆虐全球,导致全球疫情防控形势重新变得严峻。在2021年12月中旬,美联储宣布,从2022年1月起,将缩减购债速度由每月150亿美元加快至每月300亿美元。2022年全球经济面临的不确定性之二,是美联储退出宽松货币政策的真实速度。不难看出,在2021年,消费与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回落,而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表现出很强的韧性。统筹发展与安全是大方向。
相关研究表明,与之前的毒株相比,奥密克戎更会躲避抗体,对现有疫苗具有更强的抗药性。即使抛开1-2月的60.6%的超强增长不谈,3-11月中国出口额月度同比增速的均值也保持在27.2%。
共同富裕,企业带动社区与居民共享发展成果是大方向。如果疫情继续肆虐,2022年的全球经济增速就可能不及预期。
企业家在决定未来的投资、生产经营时,建议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系统学习、潜心观察,在充分了解各种变化之前,不盲目多元化、不盲目扩张。2021年1月至11月,CPI增速由-0.3%上升至2.3%,PPI增速则由0.3%攀升至12.9%。
从历史上来看,每当美联储进入货币政策紧缩周期,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都会面临短期资本大量外流、本币汇率面临贬值压力、国内风险资产价格下跌、本国经济增速放缓的不利冲击,严重情形下甚至可能引发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金融危机甚至经济危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造成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暴跌。城镇调查失业率稳定在5%上下2021年1月至11月,CPI增速由-0.3%上升至2.3%,PPI增速则由0.3%攀升至12.9%。
货币政策方面,2021年下半年已经有两次降准,12月20日LPR利率(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调了5个基点,预计在2022年(尤其是在2022年上半年)将会有进一步的降准(2次左右)与降息(20至40个基点),结构性货币政策操作也有望进一步发力。全年CPI增速达到2%-3%、PPI增速回落至5%~6%。
第三,将大方向与企业自身资源禀赋相结合,找准未来核心竞争领域,持续锻造核心竞争力。从消费、投资与净出口三驾马车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来看,2021年第一季度,三驾马车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分别为11.6、4.5与2.2个百分点,到2021年第三季度,上述指标分别回落至3.8、0.0与1.1个百分点。
中国出口增速之所以持续保持强劲,一是全球疫情促进了中国特定行业的出口,例如医疗物资与设备、笔记本电脑、远程办公设备等。目前来看,2022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演进形势并不乐观,对疫苗注射进度滞后的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非洲国家)而言更是如此。
2021年年初,随着全球范围内有效疫苗的推出,市场普遍认为,到2021年下半年疫情将得到全面控制。笔者认为,2022年全球经济增速最终可能再次低于IMF的预测,将会面临三大不确定性。正如十多年前在全球金融危机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一样,中国经济将在新冠肺炎疫情下继续担任全球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动力源。除宏观政策外,针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也将出现一定程度的调整,因为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提到坚持房住不炒的同时,也提出要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在2021年12月中旬,美联储宣布,从2022年1月起,将缩减购债速度由每月150亿美元加快至每月300亿美元。不过,中国出口增速也不可能始终保持20%之上,例如PMI(采购经理指数)中的新出口订单指数在2021年5月至11月期间已连续7个月低于荣枯线,这意味着未来外部进口需求可能走弱。
二是全球疫情肆虐与中国防控出色的反差,导致中国企业短期内在全球产业链上的地位不降反升。不过,与2021年10月13.5%的峰值相比,2021年11月的PPI增速已经开始回落。
2021年,中国通货膨胀表现出CPI增速处于低位、PPI(生产者物价指数)增速快速上升的态势。同时,美联储的点阵图显示,美联储委员预计将在2022年与2023年分别加息3次。
本文地址: http://one.zhutima.com/?id=24
文章来源:天狐定制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2025-04-05 10:51天狐定制
2025-04-05 10:28天狐定制
2025-04-05 10:15天狐定制
2025-04-05 09:37天狐定制
2025-04-05 09:09天狐定制
2025-04-05 09:08天狐定制
2025-04-05 09:00天狐定制
2025-04-05 08:51天狐定制
2025-04-05 08:45天狐定制
2025-04-05 08:22天狐定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